媒体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 媒体中心 >> 行业新闻 >> 浏览

提升医疗质量水平,建设一体化诊疗服务体系!

时间:2023/10/18 10:45:00点击:

为全面提升浙江省医疗质量安全水平,提升医疗风险防范能力,保障医疗安全,近日,省卫生健康委办公室印发《浙江省医疗质量“强基提质培优”行动方案(2023-2025年)》。

《行动方案》提出,利用3年时间,通过医疗质量“强基提质培优”行动,进一步强化巩固基础医疗质量,提升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内涵,培育优化新服务模式质量管理体系,推进质量管理文化建设,不断提高医疗质量安全管理精细化、科学化、规范化程度,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和服务均衡性,提升重大疾病诊疗能力和医疗质量安全水平,保障人民群众健康权益。

提高合理用药水平、规范中医药服务技术标准……《行动方案》提出这些重点任务↓↓

医疗质量“强基”行动

完善机构医疗质量管理体系。医疗机构要建设完善的覆盖全院、全程、全员的医疗质量管理体系。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规范运行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并结合实际设置病历、护理、院感、医疗技术、药事等医疗管理议事组织。医疗机构要明确医务、质管、门诊等部门医疗质量管理职责,建立明确的内部分工协作机制。

实施医疗人员准入授权信息化管理。医疗机构应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建立全流程医疗准入与权限管理系统,通过智慧化管控手段防止发生医务人员越权限、跨专业、超范围的不良执业行为,并对权限信息做好动态管理。到2025年底,三级医院实现医疗权限信息化管理。

确保病历记录真实性和时效性。严格落实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要求,及时完成各项病历记录,重点关注诊疗过程关键节点记录的及时性。医疗机构明确各级医师、进修医师等人员病历书写范围及权限,各项病历内容均应当由亲自参与该项诊疗活动的医务人员如实记录,上级医师按规定对下级医师书写的病历进行审核(修改)并签名,确保病历的完整性及准确性。

确保急救全流程全环节顺畅高效。医疗机构急诊科要加强与院前急救联动,与院内手术室、导管室、检查科室等协作配合,确保急救无缝衔接。医疗机构进一步加强信息化建设,畅通院前医疗急救与院内急诊信息对接,重点环节、重点质控数据自动抓取、自动流转,实现急救各环节时间节点预警提示。

加强医疗风险管理。医疗机构通过前瞻性调查、不良事件回顾性分析、定期排查等收集风险事件,鼓励员工通过各种形式主动上报风险事件。培养全院全员风险管理意识,定期举办不良事件典型案例、医疗纠纷案例及年度优秀的风险改进项目分享活动等。鼓励应用人工智能建立多点触发的医疗风险预警机制。

医疗质量“提质”行动

加强术前管理。医疗机构必须建立适用于本医疗机构的手术分级目录并落实手术医生授权动态管理,对三、四级手术应逐项授权。主刀医生全面负责患者全程管理,科学制订手术方案,严格落实患者术前评估、术前讨论、重大疑难手术审批等制度,四级手术术前多学科讨论完成率应达100%。

加强术中管理。医疗机构加强对手术患者安全核查,由主刀医师、麻醉医师及手术室护士三方共同对患者身份、手术部位、手术方式等信息进行确认。严密监测术中患者生命体征、意识状态、出血量等各项指标。手术及管理部门应建立手术时长监测、预警及分析机制,发生异常状况或远超预计时长的手术时,应及时评估、干预。

加强术后管理。主刀医师加强患者术后病情评估,术后24小时内至少查房一次,及时关注病情变化。重点关注高龄、存在术前严重合并症或术中严重并发症、大手术后需要继续进行重要脏器系统功能支持和管理的患者,做好持续监护及治疗服务。强化术后康复指导与随访管理,规范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栓塞的预防措施。加强手术不良事件个案报告,对非计划再次手术、严重医疗质量(安全)不良事件等组织讨论并做好记录。全面落实围手术期死亡病例讨论管理,对发生围手术期死亡的,由医务管理部门组织完成多学科讨论并记录。

提高合理用药水平。医疗机构应加强药品遴选、处方开具、处方审核等关键环节管理,建立处方点评和药品临床综合评价制度与持续改进机制。加强抗肿瘤药物、抗微生物药物以及国家重点监控合理用药药品的监控和管理,提高住院患者静脉输液规范使用率。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应全部开展处方(医嘱)点评。

提升基层急救能力。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按照《主要设备配置建议清单》强化急诊急救设备配置。县域医共体牵头医院应加强对基层医务人员急危重患者的识别和抢救培训,提高基层医务人员应急处置能力。

规范中医药服务技术标准。开展中医针刺、推拿、拔罐等技术,应严格执行各类中医技术的《相关性感染预防与控制指南(试行)》,落实预防与控制相关性感染的工作规范和操作规程,从管理要求、诊疗环境要求、消毒管理等方面进行监督检查。微创治疗室应符合门诊手术室的管理要求。切实加强中药饮片采购、验收、保管、调剂等全过程质量管理,加强质量控制,强化储存养护,规范处方开具,加强调配管理,落实中药饮片处方点评制度,加强中药饮片临床应用管理,确保中药饮片使用的质量和安全。

医疗质量“培优”行动

推广加速康复外科。进一步推广加速康复外科诊疗理念和诊疗模式在外科领域的应用,鼓励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专科医院制定专项工作计划并推动实施。医疗机构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遴选诊疗水平较高、条件比较成熟的临床科室与病种优先实施加速康复外科诊疗模式。坚持以病人为中心,建立由外科、麻醉科、手术室、输血科等多学科协作医疗服务模式,构建“诊、治、管、康”全流程的加速康复外科高效医疗服务体系。

提升疼痛综合管理医疗服务质量。积极推进医院疼痛综合管理试点工作,建立健全医院疼痛综合管理制度。开展全院疼痛综合管理智慧化建设。医院应加强对相关专业医务人员(麻醉科、疼痛科等)的临床培训、模拟演练和考核测评,提升疼痛诊疗水平,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疼痛诊疗服务,提高患者就医满意度。试点医院应大力推广疼痛综合管理理念,发挥辐射带动效应,通过帮扶、协作、接收进修等形式,将疼痛综合管理经验向其他医疗机构推广。

一体化诊疗服务体系。以患者需求为导向,实现多院区挂号预约、检查检验预约、床位调配一体化管理。强化优质医疗资源调配及流转机制,实现多院区专家资源、医疗服务资源平台共享,做到“患者不动,专家动”。医院应配备符合资质的医务人员成立转运专班,确保住院患者院区转运安全。

多院区信息互联互通。依托医院信息化建设架构,做到多院区“一套系统、一个标准、一份数据”,确保患者各院区间电子病历、影像、检验检查等信息数据统一共享。同时,通过多院区线上审批、各流程打通的方式,保证患者综合服务业务办理突破院区限制壁垒,提升办理效率。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上一篇:X射线计算机体层摄影设备获批上市

下一篇:又一医疗大模型部署落地,AI企业竞争聚焦真实医疗场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