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人工智能(AI)以不可阻挡的势头进入医疗行业,成为了创新医疗设备的标准配置。从4月8日至11日举行的第91届中国国际医疗器械(春季)博览会上,来自全球医疗器械行业的近5000家品牌企业及数万款产品集中亮相,AI的身影无处不在。此次展会不仅展示了全球医疗器械的最新技术和产品,还标志着AI在医疗场景的深度融合。
随着技术的快速进步,AI已经成为推动医疗创新的关键因素。许多知名企业在展会上展示了各自的AI赋能产品,强调了AI在提升医疗效率和治疗效果方面的巨大潜力。全球医疗影像设备领域的“三巨头”纷纷亮相本届CMEF,搭载AI的设备已不再是特例,而是普遍成为各公司展出的核心内容。
以西门子医疗为例,他们展示的“智核工场(AIFactory)”引起了广泛关注。早在1990年,西门子就开始在影像设备中应用AI技术。如今,该公司已在全球建立了20亿条高质量医疗数据和350位算法专家,形成了完善的AI全链路布局。西门子医疗的所有产品线,包括X光机、CT、核磁共振等,都已实现AI赋能,推动了疾病诊疗全周期的覆盖。
不仅西门子,GE医疗也不甘落后。在本次展会上,GE医疗带来了近80款展品,所有展出产品均实现了与AI技术的深度融合。其中,Apex量子平台系列CT通过“源啓”智能工作站,利用全AI智汇工作流,大幅提升了诊断效率和影像质量。据GE医疗介绍,源啓智能工作站对医学影像重建的算力提升了13倍,AI应用运行速度提升了4到10倍,针对急诊卒中和创伤救护场景的需求,其优势尤其明显。
飞利浦同样展示了其多款搭载AI技术的产品。如ElitionAl+全域智能磁共振便首次搭载了SmartSpeed第四代AI加速技术,提升了扫描速度三倍。这一系列创新不仅提升了医疗影像解析的效率,更在患者治疗层面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国内市场中,影像设备的龙头企业联影也没有缺席。该公司推出了uCTSiriuX双宽体CT,具备业内最高的心脏时间分辨率,令患者的就诊体验得到了显著提升。此外,盈康一生等公司在展会上展示了各类AI赋能的健康管理方案,进一步拓宽了AI在医疗中的应用场景。
展会上,AI医疗的应用不仅仅局限于设备自身,更在深入医疗场景中的延展潜力上得到了充分的探索和认可。联影在“uAInnovation2025”创新大会上发布了“元智”医疗大模型,覆盖影像诊断、临床治疗等多个场景,表明AI在医疗服务中的多样性与深度整合的前景。
同样,西门子医疗与中华医学会影像技术分会等机构启动的影像质控智能体项目,也将推动医学影像技术的标准化与均质化,为医疗服务的可及性和医疗成本的降低奠定基础。这些成果的出炉,意味着AI不仅在技术层面取得了突破,更在医疗服务的实际应用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国内外医疗行业对于AI的未来探索已开始逐渐形成共识。随着更多医疗企业逐步步入AI实战阶段,AI医疗将不再是一个模糊的概念,而是将实现具体而具象的应用解决方案。
对于未来,AI在医疗行业的发展势头仍将继续。今年的CMEF展示了AI与医疗设备深度结合的巨大潜力,各大厂商积极探索AI在医疗行业的各种应用场景,显示出未来医疗创新的重要方向。无论是影像识别、疾病预测,还是患者管理,AI的融入意味着医疗效率的提升和患者体验的改善。
在即将到来的2025年,作为全球医疗器械行业的一次重要盛会,这样的趋势势必会继续演变与深化,期待在下一个春季博览会上,AI带我们走入更美好的医疗新时代。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上一篇:上海医疗器械展 医疗界迎来重磅大模型,还有10多个场景的智能体!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