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来源:网络
国家“十四五”规划中提出促进健康与互联网产业融合发展。随着《互联网诊疗监管细则》出台,在百姓医疗需求升级和技术快速迭代的推动下,互联网医疗行业进入加速发展阶段。
官方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完成互联网诊疗4891万人次,第三方平台互联网诊疗咨询量增长超20倍;2022年4月,我国互联网医院数量已超1700家,互联网医疗平台和用户活跃度皆呈飞跃式增长。从医院间的远程医疗,到基于互联网医院打造的“互联网医联体”和“数字健共体”,以患者为中心的互联网医院生态系统正逐步完善,在整合区域医疗资源、推动分级诊疗方面开始发挥积极作用。
然而,互联网医疗在数据打通、专业医疗服务和医保支付等方面仍有很大提升空间,如何打通患者全病程管理、解决医疗资源分配不均、缓解患者经济负担等发展“痛点”?
上海创奇健康发展研究院创始人、执行理事长蔡江南教授近日在互联网医疗生态创新峰会上对21世纪经济报道表示,在疫情、需求、政策三重推动之下,互联网医院已经成为我国医疗服务体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目前互联网医院只是线下医疗的辅助和补充,远没有发挥互联网该有的能效。
“互联网医疗要发挥重塑传统医疗服务的体系,互联网不仅仅是一个辅助的工具,它要来改造和提升医疗服务提供的方式和服务的流程,这个是真正的革命性的作用。”蔡江南说道,目前正值中国数字化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互联网医疗行业需要凝聚多方力量助其破茧成蝶。
互联网+医疗,重构医疗生态新格局
受政策推动影响,互联网医疗市场近年来保持高速增长,在我国卫生医疗总支出中的比重也不断提高。2015年至2019年,互联网医疗行业的年复合增速为44%,处于超高速发展状态。根据IQVIA的预测,未来三年内互联网医疗规模将以高于20%的年复合增长率扩张。
蔡江南教授指出,互联网医疗的生态格局可分为三层:第一层,支撑基础建设的阶段,包括数据、支持系统;第二层,互联网医疗运行的每个子部分,患者就医的流程;第三层,监管层。互联网医疗的政策环境、政策趋势、政策中心慢慢从B2B转向B2C,早期是解决机构之间提供咨询、会诊作用,而B2C就要慢慢地面向患者,能够直接满足患者的需要。
除此之外,在互联网医院方面,目前互联网医疗的格局分为两类互联网医院:由实体的医疗机构主导的互联网医院和企业主导的互联网医院,两类互联网医院各有优势和短板。
目前,从互联网医疗行业的整体格局来看,公立互联网医院在全国互联网医院中约占70%,数量上已占据绝对优势,优势医疗资源突出的部分大三甲医院已呈现出亮眼的运营数据,很大程度上便利了跨区域就医患者。但公立互联网医院仍然面临众多挑战,包括缺乏技术资源,互联网能力有待加强;三甲医院的医生动力不足;支付制度不匹配、支付标准不合理等。
另外,由于市场化模式,强创新动力以及技术资源能力,企业互联网医院也在快速迭代。蔡江南总结了企业互联网医院的三个优势:一方面,有助于提升医患连接效率,通过强技术能力和公立互联网的合作强化线上线下链接;另一方, 促进医疗资源流动,推动数字建共体战略,通过互联网医共体,紧密型的互联网医疗等各种各样的形式来盘活医疗资源;此外,提升慢病管理效率。当然由于未能与公立医院数据连接共享,核心医疗资源缺乏,支付受到总额和地域的限制等多重困难,企业互联网医院也同样面临挑战。
针对以上互联网医疗面临的挑战,蔡江南教授提到,应推动数据一体化建设,提升便捷化智能化人性化服务水平,坚持线上线下一体融合。在医疗服务方面,促进医生资源有效利用,提高互联网诊疗效率,建立医疗服务质量一致性和连续性,并进行支付改革,健全“互联网+”医疗服务价格形成机制。
“眼下,互联网医疗的政策力度在不断加大,引导互联网医疗回归医疗本质。在互联网医疗刚刚出现之时,出现过一些不太合规的做法,为此,政策开始杜绝这些不合规现象的出现。此前,用人工智能自动来开药方,包括利用互联网医疗当中有一些利益的交换,目前,这些情况在严控。此外,在互联网医疗落地的政策上也开始予以支持,就各地医保报销的差距比较大,限制了患者就医的选择,医生多点执业的落地难,阻碍优质医生的流动等一系列问题,都在一一受到国家层面的关注病不断出台政策予以缓解。”蔡江南教授说。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