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来源:智慧医疗网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意见》,提出“到2025年,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资源配置和服务均衡性逐步提高,重大疾病防控、救治和应急处置能力明显增强,中西医发展更加协调,有序就医和诊疗体系建设取得积极成效”。
为实现这一目标,既要加大人力、资源和资金投入,也要完善制度安排,提升管理和技术水平。其中,长期持续的资本支持至关重要。
近年来,我国资本市场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截至今年3月底,A股有481家医药生物上市公司,分属于医疗服务、医疗器械、医药流通、医药研发制造销售等领域,上市首发募集资金超4000亿元。其中,科创板允许未盈利的生物科技企业上市,使一批具备优质“创新基因”的生物科技企业获得资金支持。截至目前,103家科创板生物医药企业首发募集资金超1648亿元。
企业通过资本市场融资,用于研发新药、配置高端医疗装备等,持续提升我国医疗卫生服务水平。2021年,医药生物行业481家上市公司的研发投入接近千亿元,平均研发投入为2亿元;2022年,已公布研发投入的120家上市公司累计投入为405亿元,平均研发投入为3.4亿元。单就科创板医药生物企业而言,2021年,103家上市公司研发投入达281亿元,平均研发投入为2.72亿元,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持续投入研发为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提供了巨大动能。例如,在重大疾病治疗领域,PD-1抗体是近年来肿瘤治疗领域最大的突破。随着国内药企入局并持续投入重金研发,目前,国产PD-1抗体的数量增至8款,且国内售价为全球最低。
需要注意的是,我国医疗卫生领域仍存在短板和不足,在新药原始创新、高端医疗装备发展等方面仍与部分发达国家存在差距。“十四五”时期是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关键时期,也是推进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关键时期。笔者认为,资本市场可从三方面进一步赋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其一,鼓励优质、具有“硬实力”的医药生物企业IPO。医药生物行业是典型的投入高、风险高、产出周期长的行业。2021年下半年以后,很多仍处于研发阶段的医药企业面临融资困境。而鼓励有实力的医药生物企业IPO,有利于促进风险投资、私募基金等对其进行投资。
其二,支持已上市医药生物企业再融资。企业上市之后,无论是为了持续创新研发,还是丰富产品管线,都持续需要资金支持。通过再融资这一途径,不仅能帮企业解决资金难题,还能助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激发创新活力、改善发展预期。
其三,鼓励医药生物企业之间并购重组。一方面,受多重因素影响,近年来小型生物科技公司的估值大幅缩水,这些处于研发阶段的生物科技公司短期内很难实现盈利,抗风险能力亟待提升;另一方面,现金流较为充裕的大型制药企业需要布局更多新产品和技术以提升企业竞争力。鼓励医药生物企业之间并购重组,有助于提升产业集中度,促进企业转型发展,提升国际竞争力。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