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 媒体中心 >> 行业新闻 >> 浏览

电生理集采后,龙头企业业绩首次披露!

时间:2023/2/24 9:45:26点击:

来源: Eshare医械汇

电生理集采已经落下帷幕,业内龙头交出了行业集采后的首份财报。国产占比不足10%的领域在集采围猎下,未来何去何从?

电生理双龙头

2022年营收净利创新高

2月17日,微电生理发布2022年度业绩快报,实现营业收入2.6亿,同比增长36.99%,其中净利润297.18万,同比扭亏为盈。

早在1月19日,同赛道的惠泰医疗也发布了2022年业绩预告,预计2022年年度净利润为3.37亿至3.73亿,同比增加62.08%到79.39%。

相关数据显示,2020年国内上市企业惠泰医疗和微电生理市场占比分别为3.1%和2.7%。目前,惠泰医疗的市场占有率国产第一,微电生理则是在三维电生理手术量国产第一,并拥有国内最完整的电生理产品布局。

同为国产电生理龙头,业务布局有何不同之处呢?

资料显示,微电生理在心脏电生理领域产品管线丰富,产品完整度甚至优于强生,是唯一拥有磁定位标测产品线、唯一拥有完成持续性房颤临床试验消融导管的国产厂商。

惠泰医疗于2021年初科创板上市,目前冠脉通路类产品占营收比重近半,电生理产品占比近三成。2022年6月,惠泰医疗收购子公司上海宏桐,进一步加大对电生理领域的战略布局。

电生理之变局:集采落地

在微电生理、惠泰医疗公布业绩前,2022年10月,福建省医保局牵头26个省份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开展电生理耗材集采。

12月14日,电生理集采拟中选结果出炉,共16家企业中选,中选产品平均降幅49.35%。

若以心脏介入电生理手术中量较大的房颤消融手术为例,单台手术耗材成本将由集采前的平均7.6万元降至集采后4.2万元。按照联盟省份首年采购需求量计算,预计每年可节约医疗费用约30.73亿元。

国产化不足10%的电生理领域,第一次迈入集采的大门。此次集采中,国内上市企业微创电生理、惠泰医疗、乐普医疗等均有中标,国产头部企业有望依托集采放量。

值得关注的是,微电生理、惠泰医疗拟中选竞价单元数可观,分别为18个和14个。其中,微创高密度标测导管等多个产品成功中标,未来公司新产品有望随集采推动加速放量,在房颤手术中率先实现国产替代。

整体而言,两家公司作为国内电生理行业的龙头,在此次集采中竞争激烈,但拉开的差距并不大。

对于电生理首次集采,有业内人士认为,集采对行业整体影响较大,电生理龙头两家外企,耗材降价30%-50%。同时,竞争性强的产品降价低,具有不可替代性,未来国产高端治疗类耗材若没有完成技术追赶,集采带来的“本土化”机会将会大打折扣。

未来国内电生理市场的竞争将集中在高壁垒核心产品上,集采定价之压下,进口品牌与国产品牌的发展机遇是同等的。

集采后的电生理走向何方?

尽管此次电生理集采降价温和,但作为外资占比高达90%的市场,集采也是把“双刃剑”。未来国产企业在顺应政策推动的情况下,还将作出哪些业务调整呢?

针对业绩扭亏为盈,微电生理表示,2022年公司持续深化国内市场开拓,加大创新产品研发投入,实现收入稳定增长。同时随着公司在国际市场的开拓力度不断加大,海外业务收入也获得快速增长。

此外,公司在研IceMagic冷冻消融系统及冷冻消融导管已进入临床阶段,有望在2023年国内获批上市,引领行业电生理技术革命。同时,积极打造国际品牌影响力,2023年1月,公司一次性使用固定弯标测导管获得美国FDA510(K)认证,海外研发注册取得初步成果,未来将进一步推进公司产品的国际化进程。

惠泰医疗对业绩变动表示,加大了产品市场推广,快速拓展医院覆盖率和渗透率,同时积极拓展海外市场,2022年各产品线较上年同期均有不同程度增长。

公司将通过研发持续优化、升级产品,改进工艺,不断提升自动化制造水平,提升产品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现阶段,电生理国产品牌主要在中低端的标测导管和二维手术消融导管领域,在高端的可用于房颤手术的高精密度标测和消融类导管,国产产品还正在临床中,预计最早2023年会陆续推出并商业化。

在集采的影响下,微电生理、惠泰医疗作为国内电生理领域龙头,将加大高壁垒高端创新产品的研发,进一步推动电生理国产替代进程,同时注重国际市场的发展,有助于削弱集采对国内业务带来的不良影响。

——

电生理集采的来袭,暴露出国产品牌与进口品牌巨大的差异,同样也意味着巨大的追赶空间。“本土化”品牌优势在政策的推动下,对不少国产企业来说无疑是国产替代的最好契机。

当电生理集采价格落地后,业界龙头业绩将会发生什么变化,医械汇将持续关注。

MRI、CT、影像、IVD、医院信息等最新研究报告

#

2021MRI报告

#

2021年影像设备报告

#

2021年中国CT报告

#

中国医院信息状况调查2019-2020

#

医疗器械流通领域报告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上一篇:海南年产6000万支医疗器械项目复工 预计6月建成

下一篇:2023—2025|推进智慧养老院建设三年行动方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