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CMEH医博会—2025上海国际医疗器械展览会! 2025上海医博会
媒体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 媒体中心 >> 行业新闻 >> 浏览
行业新闻

上海医博会 爱尔眼科突破创新:眼科机器人助力眼底手术迈入精准新时代

时间:2025/3/31 13:55:49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点击:

2025 年 2 月 28 日,爱尔眼科长沙医学中心迎来了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时刻。陈忠平教授团队成功实施了湖南省首例眼科手术机器人辅助视网膜下精准注射手术。这一突破不仅标志着该中心在疑难眼底疾病诊疗技术领域实现了重大飞跃,更意味着湖南省眼底疾病精准治疗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尖端技术攻克临床难题

视网膜下出血是一种极为严重且复杂的眼底疾病,它如同一场突如其来的“视觉风暴”,瞬间遮蔽患者的视野,甚至可能夺走光明。这种疾病可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新生血管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PCV)、视网膜大动脉瘤破裂等。对于这类疾病,视网膜下注射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能够清除积血、促进视力恢复。然而,这一治疗方法的实施难度极高,因为它需要将药物精准注射到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和色素上皮层之间,手术操作空间极小,精度要求极高,传统手术往往面临巨大挑战,风险也较高。

爱尔眼科引入的眼科手术机器人,为这一临床难题带来了全新的解决方案。该机器人系统基于先进的机械臂精准运动和稳定性技术,手术器械的运动精度高达 3 微米,相当于一根头发丝直径的 1/20。这种极高的精度使得视网膜下精准给药成为可能,显著减少了术中并发症的发生,极大地提升了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体验。

成功案例彰显技术优势

来自郴州的胡先生(化名)是这一尖端技术的受益者之一。今年 59 岁的他,在 4 天前开车时突然发现眼睛中央被红色血块遮住,视力急剧下降。他原本以为休息两天就能好转,结果情况却越来越糟。于是,他来到长沙爱尔眼科医院,经眼底科谭欢欢副主任医生详细检查后,被确诊为“左眼 AMD(PCV 型)”,入院时视力仅为 0.2。

经过全面的术前准备和评估,陈忠平教授带领团队为胡先生实施了眼科手术机器人辅助下的精准治疗。手术过程中,团队首先完成了常规的玻璃体切割,随后借助机器人系统操作显微注射针,将 rt-PA 精准注射到患者视网膜下,辅助清除视网膜下积血。整个手术过程精准流畅,未出现任何并发症。

术后一周随访时,胡先生的视力从术前的指数显著提高到 0.4,视野和色觉也有了明显改善。这一令人振奋的结果充分彰显了眼科手术机器人在提高治疗效果方面的独特优势,也为更多眼底疾病患者带来了希望。

专家观点与技术前景展望

陈忠平教授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眼睛是人体最为精细复杂的器官之一,眼底手术对医生的显微操作能力要求极高。在传统手术中,即使是经验丰富的眼科医生,在面对需要精确到微米级别的操作时,也难以避免生理颤抖带来的局限。而眼科手术机器人的应用,帮助医生突破了这一生理极限,特别是在视网膜下注射等超精细操作中,展现出巨大的价值。”

“这次手术的成功,不仅验证了眼科手术机器人在湖南省的临床应用可行性,更为我们治疗眼底疾病提供了新的工具和思路。”陈忠平教授补充道,“未来,我们将进一步拓展眼科手术机器人的应用范围,探索其在更多复杂眼底疾病治疗中的潜力,为更多眼底疾病患者提供更精准、更安全、更有效的治疗方案。”

爱尔眼科长沙医学中心将继续推进眼科手术机器人在临床中的应用研究,并计划将其用于眼科基因药物和干细胞等新型治疗方案的精准给药。这将为更多视力障碍患者带来福音,开启眼底疾病治疗的新篇章。

爱尔眼科:引领眼科医疗技术革新

爱尔眼科作为全球领先的眼科医疗集团,一直以来致力于推动眼科医疗技术的创新与发展。此次眼科手术机器人的成功应用,是爱尔眼科在眼底疾病治疗领域的一次重大突破,也是其不断探索前沿技术、提升医疗服务水平的生动体现。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爱尔眼科将继续携手全球顶尖科研团队和医疗机构,探索更多前沿技术在眼科领域的应用。从人工智能辅助诊断到机器人精准手术,从基因治疗到干细胞疗法,爱尔眼科正不断拓展眼科医疗的边界,为全球眼病患者带来光明与希望。

未来,爱尔眼科将继续秉承“使所有人,无论贫穷富裕,都享有眼健康的权利”的使命,以创新为驱动,以患者为中心,不断推动眼科医疗技术的革新与发展。在眼科手术机器人的助力下,爱尔眼科将为更多眼底疾病患者带来精准、安全、有效的治疗,让光明触手可及。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观众预登记 展商登录